原副标题:《双龙楼》片场打架,是对是错?
内娱又出事儿。
此次的主人公是《双龙楼》。
这是成毅、曾舜晞、肖顺尧、陈博洛尼亚执导的武侠剧。
前两天,尚在摄制的本剧,口气上了仨热搜。
可讶异,榜上有名理据却跟女演员没任何人亲密关系。
很显著。
片场吞没热搜,主要就其原因跟暴力行为打架相关。
为何打架?
谁把谁打到鼻骨骨折?
这里头的潮差着呢。
【1】
打架来龙去脉
8月28日,《双龙楼》恒定在乍浦摄制。
在摄制操作过程中,片场辨认出了偷偷地代拍的朱某。
为为保护摄制文本不泄漏,值班人员展开当晚管理工作劝导。
可朱某偏偏不听,多次劝说无果。
于是,双方由口角争端,进一步引发为肢体冲突。
这件事的后果,可谓两败俱伤。
顽固不听劝的代拍者,被打到鼻骨骨折,脸上都是血。
《双龙楼》也因此拉低了好感度。
事发后,片场赶紧发表声明。
先是道歉表态,带伤者去医院检查治疗。
然后对打架的副导演助理,做出开除处理。
眼前,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网上的舆论,却越来越极端。
不少人心疼代拍,辱骂片场是黑社会,杀人未遂。
就算片场出来道歉,他们也不满意。
戾气,肉眼可见在加剧。
事态演变成这样,扒姐想出来说两句。
无论如何,打架肯定不对,挥拳相向的助理必将受到法律惩罚。
但为啥会爆发如此激烈的肢体冲突?
从片场的致歉声明中可以清楚看到,本剧曾多次遭代拍泄露摄制文本。
尤其是这名被打的代拍,在多次劝阻后,依然要执意展开摄制,这才激怒值班人员动手打架。
所以是代拍错在先。
不能因为他被暴力行为对待,就舆论一边倒,把代拍当做纯粹弱势群体。
片场被代拍泄漏片场文本,其实屡见不鲜。
《长相思》内景拉黑布罩,外景出动30多个场务。
依然遭到代拍轮番摄制。
《无忧渡》出动了无人机抓代拍。
路透照却依然在网上蔓延。
片场本该是艺术创作的地方。
结果却一次又一次被代拍干扰,提前泄露保密文本。
为啥有人代拍?
摄制的照片视频,发给谁?
答案细思极恐。
【2】
代拍乱象
什么是代拍?
顾名思义,代拍就是用蹲点偷拍等手段,提前拿到艺人活动或者片场片场文本,然后卖给粉丝或者营销号的地下职业。
本质上,这是靠侵权牟利的群体。
代拍的出现,跟饭圈里的站子相关。
站子一般由站姐运营,负责推送独家剧透物料。
长期以往,独家剧透催生出粉丝量庞大的站子,而站子又进一步刺激了饭圈对于剧透物料的需求。
于是,代拍就成为屡禁不止的饭圈乱象。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
片场只要提前做好措施,及时制止代拍不就行了。
没有这么简单。
代拍非常疯狂。
爬墙、钻围栏已经是最常规的操作。
为了找到独家刁钻的摄制角度,代拍会做出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为。
比如,有的代拍会藏在外景山上,偷拍片场。
文本就是代拍被困山上,最终只能报警求解救。
这样的事情多了,片场也提高了警惕。
有的制片人,会故意设置绿色幕布墙,用来包围片场,防止代拍。
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几米高的幕布墙,人家根本不在怕的。
直接藏在铲土车里,让司机把铲土车举高,继续对片场咔嚓咔嚓。
一整天的偷拍行程结束后。
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挑图、修图,收获喜悦成果。
然后开始在微博超话,以及各种代拍群里吆喝叫卖。
不可否认的是。
代拍图在社交媒体上,确实能获得惊人点击量。
因为它满足了部分粉丝的窥视欲。
他们觉得,只要出一点钱,就能抢先看到片场的人物造型和角色亲密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还会认为,提前把剧透文本泄漏,是在给自家偶像做宣传,心里满满的自豪感。
但殊不知,代拍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乱象。
这会影响片场进度,甚至导致泄漏段落重拍。
其次,代拍让被拍对象暴露在毫无隐私的危险环境下。
比如,在机场经常能看到,代拍像苍蝇般捕捉艺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胡歌、吴京都被这种行为激怒过,当场呵斥代拍。
偷窥、偷拍、窃听、散步他人隐私的,可以处以罚款及拘留的治安管理工作处罚。
如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可能还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灰色产业链
代价这么大,怎么代拍还是屡禁不止?
因为,这里头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代拍交易里。
黄牛负责提供艺人行程和片场信息,代拍者负责摄制和分销图片,粉丝和站子是最终买方。
那么代拍图,能带来多少收益呢?
这里头也有讲究。
代拍图,要根据艺人的走红程度和摄制难度来定价。
《新京报》曾做过相关报道。
人气较高、持续输出的艺人A和流量男艺人B同录一档节目。
A的代拍包天价格,是800元左右。
B的代拍包天价格,是1000-1500元起。
如果要拍CP图的话,价格更高。
A与B同框图包150元/40张,包天价格是1200元/500张保底。
由于B的CP照很稀少,偶尔能卖到四位数一张。
像某位演耽美剧走红的流量艺人,其某个个站大概6人运营,半年的分红大致每人6万左右。
截图来自《新京报》
原来只要花几块钱购买艺人航班或片场信息,就能卖出上千元的代拍照。
这就能解释,代拍为啥宁愿冒生命危险,也要绞尽脑汁咔嚓咔嚓。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被打的代拍朱某,就是惯犯了。
《双龙楼》并不是他第一个代拍对象。
他之前就因为代拍《请君》《皓衣行》,从而惹怒当晚值班人员,爆发了好几次肢体冲突。
可恨是因为,他并不想悔改。
代拍演变至今。
已经成为了内娱一道扭曲病态的风景。
代拍花高价把路透照卖给粉丝和营销号。
营销号因此获得流量数据,开始接广告赚取费用。
一切都是为了流量、热度、钱。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不仅有粉丝、代拍、黄牛,甚至连部分片场也参与其中。
为了热度,有的片场会主动找代拍,营销路透照上热搜。
所以,代拍最可恨的地方在于,它加速了内娱劣币驱逐良币的速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成功了。
那么,受害者是谁?
是踏踏实实想搞创作的艺人、编剧、导演、制作公司。
代拍不仅影响了艺人的片场表演,还逼得幕后团队不得不改动剧本、转变摄制方式,宣传节奏也被打乱。
艺人刘宇宁就曾自述,在代拍入侵片场的情况下,他根本没有心情演戏。
代拍现在依然很猖狂。
主要就其原因是利益诱惑。
另一部分其原因,跟取证难度大、赔偿少相关。
因为这样,很多片场想从法律层面追讨代拍责任,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粉丝要合理追星,杜绝不健康的窥视欲,拒绝为冲动和虚荣买单。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2022-09-21 13:18:45